第(2/3)页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简陋地图前,手指划过长城沿线:“蓟镇!明朝防御之重心在辽西,蓟镇方向虽有重兵,但久疏战阵,且朝廷党争,将帅掣肘。我军可绕道蒙古,联合科尔沁等部,从此处,”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喜峰口、大安口一带,“破口入关,兵锋直指其京畿腹地!” 此言一出,帐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绕开宁锦,千里奔袭,直捣京师!这是一步险棋,但若成功,其震撼效果将远超攻陷几座边城,足以震动明朝国本,甚至可能引发其内部更大的崩溃! “大汗英明!”多尔衮率先反应过来,兴奋道,“此计若成,必令南朝震动,那小皇帝怕是要吓得尿裤子了!看那袁崇焕还在宁远如何坐得住!” 皇太极脸上露出一丝笃定的笑容:“传令下去,厉兵秣马,储备粮草,严密监视明朝蓟镇动向,联络蒙古诸部。待来年秋高马肥,便是我们……叩关之时!” 后金磨刀霍霍的同时,大明内陆的危机也在发酵。 陕西的灾情并未因乔应甲的下台而立刻缓解,反而因为官场动荡,赈济更加不力。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股流寇在官军的围追堵截下,时而分散,时而聚合,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从陕西蔓延至山西、河南等地,攻城掠寨,声势日盛。地方州县告急的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京城。 朱由检坐在乾清宫的御案后,面前同时摊开着来自辽东厂卫密报(魏忠贤不敢怠慢,将后金异动的情报及时送来)和山西巡抚请求增兵剿寇的紧急奏疏。 一边是即将破关而入的异族铁骑,一边是已成燎原之势的流寇。内外交困,大厦将倾的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着他。 他放下奏疏,走到窗前,推开一丝缝隙。寒冷的北风立刻灌了进来,吹动他额前的发丝。远处,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能感觉到,那场决定大明命运的风暴,正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积聚着力量,即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