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血洗-《国潮1980》
第(2/3)页
指数还会进一步走高,一鼓作气的收复失地,甚至再创辉煌。
为此,有许多公司甚至在新年时期去拼命走动关系,筹措资金,想要节后开市抄底。
说白了,在新年前的这三天下跌,并没把日本人一下子就搞死,也就搞了个半死,而且还让他们看到了翻本儿的希望。
那不用说啊,压重注在日本股市上的这些人怎么可能轻易认输,止损离场?
再加上野村证券公开预测,说日经指数会在1995年前涨到8万点。
甚至连通常持怀疑态度的《远东经济评论》也预测,日本股市在1990年新年过后不久,就将再创新高。
那么日本股市的投机者们在整个新年假期里想得都只有一件事,就是节后重归股市,要加注翻本儿。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细节——在1989年年底,被很多人视为大藏省傀儡的日本央行总裁墨田智离任,继任者是从基层干起的三重野康。
这个三重野康喜欢在公开场合夸耀说,自己从未拥有过一张股票,而担任央行总裁后,他的使命就是戳破泡沫。
当然他们就更不会意识到,其实这种日K线级别的倒勾图形才是最坑人的行情。
日本股市并没有像美国股市那样突然崩盘,1929年和1987年,发生在美国的两次10月股灾并未重演。
相反,它就像一只圣诞聚会结束后留下的气球,一点一点地逐渐泄气。
但问题在于12月29日最后的上涨,只不过是对日本股市的泡沫吹进去的最后一口气罢了。
这种泡沫破裂的方式就太具有迷惑性了,反而会让人意识不到危险,反复被股指动荡的锯齿割伤。
他们所有想方设法筹措来的资金,新年后重新投入市场只能是一个结局——高位套死。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这场华丽的泡沫破裂之后注定有人买单,之前他们拿走的,已经到了要加倍奉还的最终时刻了。
而仅仅五天之后,1990年1月4日,属于日本股市所有参与者的真正血洗之日来临了。
为了迎接新一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东京证券所交易大厅,挤满了套着红黄两色马甲的交易员和工作人员。
所有的交易员都调整着状态,迎接开盘的那一刻。
许多人还打开了电视机的屏幕,试图寻找大藏省和日本央行的表态。
要知道,这可不是完全可以依赖电子化交易的时代。
虽然的确有电脑了,但只是当计算辅助工具用,还没有实现网络化。
主要的交易方式暂时还是用着十九世纪末的老一套,也就是人工交易——手工填单,手工报单,手工成交,手工挂价格牌。
所以在开盘之前,所有的交易员谁也不认为今天会是平静无波的一天。
无论是涨是跌,能肯定的是,承接了年前的反弹,新年过后第一个交易日,恐怕上午都会爆量。
这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意味着超级忙碌的时刻,需要百分百打起精神头来。
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低估了这一天所要承担的工作量,以及所要经历的精神刺激。
“开始了!”
随着有人小声地嘀咕了一下。
东京交易所场内所有显示股市数据的屏幕,几乎同时开始跳动起来。
短短的刷新间隔之后,日经225指数变了。
“老天!”
尽管只是为数不多的一些人,但倒抽一口冷气的声音,在安静的环境里十分显眼。
而开盘后异常喧闹,第一时间进行交易的证券交易大厅内,反而突然凝固了一般。
不为别的——38123点!
新年一开盘,日经225的指数惊人直接跌掉了200多点。
这就像是发令枪的射击信号,所有目睹这一切的人顿时都激动了,瞬间整个交易大厅就沸腾起来,所有人都进入了喧闹的工作状态。
都在干什么呢?
打电话!
巨多的人一起打电话,人人都恨不得把嗓门喊破,生怕对方听不清,声音自然越来越高,直到嘶声呐喊。
真就和嚎叫大赛一样,不知多少人的嘶吼连成一片如同大海狂啸,比一千头驴齐声呐喊都响亮。
这还不算,比指数的异常更显眼的是铺天盖地的绿色如同病毒感染一样扑面而来。
开盘最初,下跌的股票占七成左右,但也就五分钟,就变成了九成。
半小时过后,已经变成了九成九。
第(2/3)页